个人简介:
李培,男,1965年出生,教授,主任医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冲击波医学中心负责人。临床医学/骨外科。1989年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现任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微无创精准再生医学技术推广组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专业委员会骨与软骨再生修复专委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冲击波医学教育与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可视化微无创肌骨再生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医工结合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冲击波技术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超声可视化针刀微创技术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肌骨及浅表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基金1项,参与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和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任务研究项目1项。获沈阳市科学进步三等奖1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3篇,参与出版学术著作2部,参与指南制定1部。临床相关优势特色:率先利用冲击波联合PRP、肌骨超声及关节镜技术开展骨折延迟愈合、股骨头早期坏死、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肌腱损伤、创面再生修复及颈肩腰腿痛等疾病的无创、微创治疗。研究方向:可视化微无创骨肌疾病再生医学。
教育学习经历:
1984年 -1987年,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医学学士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
2013.10-至今, 沈阳医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
可视化微无创骨肌疾病再生医学。
主要学术任职: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微无创精准再生医学技术推广组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专业委员会骨与软骨再生修复专委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冲击波医学教育与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可视化微无创肌骨再生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医工结合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冲击波技术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超声可视化针刀微创技术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肌骨及浅表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
近五年主持的课题:
1.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发起,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渭南市骨科医院、威海市中心医院等多家医院联合参与的上海市卫生计划委员会——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和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任务研究项目:“PRP 膝关节腔内注射在早期膝关节炎患者中的疗效评价: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方案”,起止时间2020-2023,编号2017ZZ01023-001,分中心项目负责人。
2.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冲击波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疗效研究,起止时间2019-2022,编号20192D0332,项目负责人
3.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公共卫生研发专项(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研究项目)运用互联网+促进肌骨疾病可视化微无创再生医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起止时间2020-2023;编号20-205-4-019,项目负责人。
近五年代表性论著:
1.肌肉骨骼超声在长管状骨骨折不连冲击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9,16(11):827-831.
2.肌骨超声引导下应用冲击波联合PRP治疗骨不连初步探索.医学与哲学杂志,1002--0772.(2018)09--0018--03.
3.体外冲击波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22,16(2)∶246-249
4.中国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指南( 2019 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DOI:10.12037/YXQY.2019.04-01.
5.浓缩血小板在医学美容和组织再生中的临床应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0.11 ISBN 978-7-5659-2272-5
6.肌骨超声物理与康复医学临床实践指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11 ISBN978-7-5725-0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