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张杨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2日   浏览次数:0


个人简介:

张杨,女,1987年出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沈阳医学院医药分子诊疗探针研发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26年于东北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所属生物纳米医学领域沈阳市拔尖人才。现任中国医药信息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常务理事。目前主持辽宁省科技厅项目1项,主持辽宁省科技项目2项,沈阳市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1项,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项目1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参与。参编规划教材2副主编。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8,其中SCI收录中科院大类一区/二区TOP论文18篇。

 

教育学习经历

2013 - 2016年,东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理学博士

2010 - 2013年,南昌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理学硕士

2006 - 2010年,南昌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

2021.4-至今     沈阳医学院药学院,   教授

2016.12.1-2021.3,   青岛大学,         副教授

2017.11-2021.3,    青岛大学生物学流动站, 博士后

 

研究方向:

生物材料与纳米医学交叉学科领域

1、生物纳米材料的设计、生化分析及生物传感。

2、基于生物技术纳米材料的抗菌抗炎、组织修复学等新技术医学应用研究。

 

主要学术任职: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常务理事。

 

近五年主持的课题:

1. 辽宁省科技厅面上项目(2023-MSLH-288), 基于靶向多功能纳米酶探针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

2. 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LJKMZ20221789) 厌氧菌介导多活性纳米酶用于肿瘤精准联合治疗,项目负责人

3. 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专项—优秀中青年项目(RC230022),靶向纳米酶探针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新方法及试剂盒的开发,项目负责人。

4. 横向课题:新型医药纳米探针的开发及诊疗研究,项目负责人。


近五年代表性论著:

1.Sensitive dual-signal detection and effective removal of tetracycline

antibiotics in honey based on a hollow triple-metal organic framework nanozymes. Food Chemistry, 2023; 442: 138383. (IF2024=8.5)

2.Transition metal-based nanozymes: Classification, catalytic mechanisms

and emerging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2024;508: 215771. (IF2024=20.3)

3.Differential identification of GSH f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using a

colorimetric sensor based on nanoflower-like artificial nanozymes. Talanta,2024, 266:124967. (IF2024=5.6)

4.Photothermal nanoheaters-modified spores for safe and controllable antitumor therap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2022,17:6399-6412. (IF2022=8.8)

5.Transferrin guided quasi-nanocuboid as tetra-enzymic mimics and biosensing applications.Talanta,2022,240:123138.(IF2022=6.1)

 

 

联系方式:

Email: zhangyangpro@symc.edu.cn

 

 

 

 

 

上一条:张忠 下一条:张 艳

版权所有©  (中国.辽宁)沈阳医学院研究生院     辽ICP备18008634号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黄河北大街146#     邮编:110034      传真:+86-24-62215656